网上有关“材料力学习题与解析(关于材料力学习题与解析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材料力学习题与解析(关于材料力学习题与解析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绳中的横截面上的正应力S=P/A,是一个常量。整个绳的应变能e=(Sv)S^2/(2E)dV=[S^2/(2E)]*V=[S^2/(2E)]*A*L=P^2*L/(2EA)
其中(Sv)表示体积分符号。
这个应变能等于外力P所作的功P*d/2(这里给绳子加载时载荷是从零开始慢慢增加到P,所以要除以2),其中d是绳的伸长变形(题中要求的量,这里的打字系统有说不出的糟糕,想要的符号都打不出来,唯有一点好处能锻炼提问者和答题者的智力),即
P^2*L/(2EA)=P*d/2
得,d=P*L/(EA)
这就是要求的。
材料力学题,我实在是把不认真听课,求解析下
首先我要说,这类题在弯曲应力这一章很常见,属于简单、常见题型,理解了就会了,不难。
对于横截面为T形的铸铁梁,由于其中性轴不在高度的中点位置,再加上弯曲正应力的线性分布、中性轴处正应力为0,所以定会出现上端部和下端部的正应力不相等的情况,再加上一个是压一个是拉,铸铁抗压不抗拉,所以这里至少要对3个可能遭到破坏的点进行强度校核。
弯矩图已经画出,B点有负的最大弯矩20(简便起见,单位就不写了,下同),那么B上受拉、B下受压;C点有正的最大弯矩10,那么C上受压、C下受拉。理论上,四个应力极值都应分别校核,但由于B下的压应力必定比C上的压应力大(这一点不用解释吧),若要破坏也是B下先被破坏,所以C上不必校核。B上的拉应力和C下的压应力就不好说了,B上虽然离中性轴近些,但B处本身的弯矩值比C处的大,但C下比B上离中性轴更远。所以,这里要校正三处的应力:B上的拉应力、B下的压应力和C下的拉应力。注意压应力和拉应力用的许用应力值不一样,别搞混了。具体计算我就不罗嗦了,相信LZ已经明白了。
然后看后面的T形梁倒置的问题。首先,不管梁怎么倒置怎么放,外载荷和约束情况不变,那么内力图(即弯矩图)不会变,还是B和C点存在最大正负弯矩,还是B上受拉、B下受压、C上受压、C下受拉。但是你会发现,倒置之后,C下的拉应力简直和B上的没法比,B上不仅离中性轴更远,而且B处弯矩比C处还大!显然这个时候B上处更加容易发生破坏,不合理。
所以,在梁的合理强度设计(我看的是单辉祖的第三版,高教出版社)这一节中,就有提到:“对于抗拉强度低于抗压强度的脆性材料,则最好采用中性轴偏于受拉一侧的截面”。
希望LZ能明白。祝LZ学好、考好材力!
选a。
AB段轴力的大小为F,其应力: σAB=F/A;
BC段轴力的大小为2F,其应力:σBC=2F/2A=F/A;
CD段轴力的大小为3F,其应力:σCD=3F/3A=F/A;
轴力不是外力,是抵抗(平衡)外力的内力,轴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外力来衡量。
关于“材料力学习题与解析(关于材料力学习题与解析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从寒]投稿,不代表天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ee5.net/tianyu/157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天宇号的签约作者“从寒”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材料力学习题与解析(关于材料力学习题与解析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材料力学习题与解析(关于材料力学习题与解析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文章不错《材料力学习题与解析(关于材料力学习题与解析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