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什么是杨烈报告广播体操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杨烈报告广播体操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950年年底,一份手写的报告递交到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内容是建议新中国创编一套全民健身操。打报告的人叫杨烈,当时是体总筹委会的秘书。
这个主意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杨烈在出国访问中受到的启发。那一年8月,体总筹委会向苏联派出了第一支体育代表团,杨烈是12名成员中唯一的女性。
那个时候,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刚刚起步。全国体育总会还没有正式成立,只有一个筹委会在代行职责,由团中央直接管理。筹委会就在王府井南口的一栋小楼里办公,和全国青联在一起,工作人员也只有几名。
放眼当时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更没有任何基础可言。一无场地,二无器械。全北京只有一座正规的体育场——先农坛体育场,还是1937年修建的。除此之外,连一个带看台的篮球场都没有。
而体育管理经验和人才的缺乏则更为关键和紧迫。为此,体总筹委会借苏联部长会议体育委员会邀请之机,向苏联派出了新中国第一支出国访问的体育代表团,希望学习并效仿当时苏联的体育制度。
人们对代表团的访苏之旅寄予厚望,所以在代表团临行前,有关方面还特意在北京青年宫礼堂举办了一场欢送会。
出现在欢送会上的代表团成员都是体育方面的老专家。有西北区的代表李一青,东北区的代表杨钟秀,中南区的代表陈镇华,西南区的代表胡理和,华东区的代表黄狮以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的委员们。体总筹委会副主任徐英超亲自任团长。人群当中,杨烈梳着齐耳短发,作为代表团中唯一的女性,自然非常引人注目。
杨烈其实是位越南华侨,但更是一位老革命,早在延安时期,她就开始参与管理体育方面的工作了。
杨烈本来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侨商家庭,青年时代,就东渡日本学习体操和体育管理。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毅然中断了学业,辗转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在延安,杨烈充分发挥了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组织了大型团体操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当时负责体育工作的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总会主席廖承志亲自把杨烈接到北京,请她为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出谋划策。
杨烈(1952年-),台湾艺人,1984年以歌曲《如果能够》,拿下金钟奖最佳男演唱人奖。2005年患上直肠癌,手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加入三立艺能在三立电视台旗下演出。
关于“什么是杨烈报告广播体操呢?”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井宁]投稿,不代表天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jee5.net/tianyu/46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天宇号的签约作者“井宁”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什么是杨烈报告广播体操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杨烈报告广播体操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章不错《什么是杨烈报告广播体操呢?》内容很有帮助